服务热线:400-006-7926
智能药房智能社区药房专家观点 | 杨广中:医疗
作者:优弘智能 发布时间:2019-12-27 14:49
 
 

在医疗行业一直是机器人能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自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后,医疗机器人对医生的辅助作用逐渐被认可。

未来,医疗机器人会如何发展,在哪些领域里能帮助人类?

“我们现在要求是机器人不光是你有钱能用,更应该是跟你的经济情况各方面都没有关系,真正变成大家都能用的机器人。”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举办的2019国际学术论坛上,《科学机器人》主编、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帝国理工哈姆林手术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创始院长杨广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医疗机器人今后发展会是小型化、智能化,能够把精度做上去,临床上真正能够解决现在不能解决的一些重点,能够让大众都受益,比如说是把精度做好,术后的康复做好,这样的话大家才能够真正体验手术机器人对我们的医疗行业的推动。” 杨广中补充道。

1982年,杨广中考取上海交通大学自动系,4年后考取上海交通大学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并于1987年被选派到帝国理工学院留学获博士学位,2010年入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心血管磁共振、计算机视觉、生物学/医学模拟、增强现实系统、知觉智能、微创手术器械、机器人、传感技术和医学成像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正式揭牌,创始院长由杨广中担任。据了解,该研究院将致力国际前瞻前沿研究、面向社会百姓重大医学需求,立足肿瘤、心血管、脑卒中等重大疾病的智能、精准、微创诊断和治疗机器人技术,开展跨学科前沿创新研究,建设国际一流的医疗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支撑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

据杨广中介绍,这次的年会的主要目的在于交流,能够让国内的团队知道国际前沿的研究、临床定位和临床的需求,以及医疗机器人的痛点在哪里。

但要真正做到医疗机器人的小型化、智能化和普世化,杨广中认为挑战也无处不在。医疗机器人在操作时,可能事关人命,不容一点差错,因此对于机器人的精准度有很高的要求。但要在工程上把机器人做小做精,实际上还有许多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和新材料问题需要解决。

除了这一点外,杨广中还提到了《科学机器人》杂志总结的机器人十大挑战,他认为也是未来机器人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十大挑战分别是:新材料和制造方案、仿生机器人和生物混合机器人、能量和能源、机器人集群式处理任务、航行与探索、机器人技术本身、脑机接口、社会互动、医疗机器人、机器人伦理与安全。

 

《科学机器人》提出的机器人十大挑战

除了医疗机器人的未来发展和挑战外,当下,外界对于机器人的武器化使用,机器人是否会做出伤人行为的讨论十分热烈。在采访中,杨广中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人工智能跟机器人如果变成不负责任的应用,是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我现在会提要有责任的创新。这是我们非常注重的事情,但任何创新它都有两面性,尤其是像机器人、人工智能。因此,我们在创新的时候,要明白什么是创新,创新能够用在哪里,谁能够用,这些东西要想清楚,实际上就是我们做研究、做科学时需要责任落实。”杨广中说。

至于,机器人是否会在未来替代医生,杨广中认为不会。“医疗领域里,未来的方向是人机协同。但机器人起到的仅是辅助的功能,做手术的还会是医生。”杨广中告诉记者。

 

 

本公司提供以下解决方案

智能药房 | 智能药柜 | 社区智能药房 | 

医疗机构智能化系统

 

 

▍来源:网络整理

▍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公众号:优弘智能

▍今日头条:优弘智能

优弘底部.png

 
好看你就点点

 

服务热线
400-006-7926